对标、垂直、差异化、追热点,遇到这四点后,不仅抖音,还可以玩转全媒体平台的运营。
纯干货长文预警,记得点赞、收藏和关注。
但如上所述,坚持是一项特别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技能。
每天我写一个副本,拍一个视频然后上传,我每天都把它作为每天的功课训练。只有这样的水磨时间,才能真正把铁杵变成针。
不然你不信,问问那些天天说想抖音却没做到的人,有多少人能随便说平台上的好案子和顶级账号?还有谁能不草拟几个营销网站、素材网站、编辑运营模板?
做是要坚持的第一件事。
种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有做,才会有结果。如果你不去做,你永远只会碰一些被暂停的东西,永远不会有进步。
如果只能说说而已,就算精通了整个行业的所有行之有效的技术,也没有用。
废话结束,我们上干货:
一对基准
为什么要进行基准测试?对标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就是研究那些成功的大号走过的路。
自己开路开山是很难的。初学者在开阔的荒野中开路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去标杆,模仿别人先走一条路。然后研究属于你的其余路径。
属于你的路,其实就是后面要讲的差异化。我稍后再谈。
让我先用我自己的例子。
最近在研究某红软件的流量玩法,前期不费吹灰之力就是百般图文笔记。这时候看到后台有很多创作者中心对视频流量的支持,我被感动了。
因为我曾经是周慧慧团队的编剧,同时也是天宇创意节短视频板块的讲师,所以对自己制作视频有一定的信心。不过毕竟换了平台抖音运营,有点不确定,所以先问了我的朋友抖音百万级母婴KOL,还有一红软件几十万粉丝的娜娜同学. 她没有直接说什么。给我一个 抖音 基准测试案例。
她的话让我目瞪口呆!正确的?其实,只要市面上的这些自媒体平台在做视频,核心算法和操作风格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对标仍然是所有新媒体运营的第一步。
如何进行基准测试?很简单,就是刷视频,用影视的话说就是“拉片”。
编剧拉片的时候,他会记录一部电影每一分钟发生的事情,并将其作为自己创作的标杆。
新媒体拉片的原则是一样的,但更严格一些。你得把那些大头的热门视频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然后相应地制作出你自己的内容。
它基本上是“模仿”。我不是真的要你抄世界的文章,但是当你拉了一百个热门视频自己做的时候,再傻的人也应该知道。
正如我们在教人写小说和剧本时常说的:
不先写一百万字,不要跟我谈入行。如果你没有做过,你就没有经验。没有经验,你甚至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两个垂直
垂直班很重要!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重要的事情说了三遍!
垂直类别是指您的帐户所属的领域,以及您所属的轨道。也可以理解为你发布的内容会被打上什么样的标签和属性。
进入垂直类别,大多数观看您视频的用户都是被标记了相关标签的用户。当你的粉丝越来越多,你在这个垂直品类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美妆博主,能拥有多少爱玩游戏的男粉丝?不能说不,但很少。
游戏主播只在喜欢玩游戏的用户群中才有影响力。
重点是:想带菜的时候,99.9%的游戏主播收不到美妆广告,美妆博主也是如此。
理解?选择垂直品类,就等于选择了你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带货能力。
目前,美妆、美食、个人属性这三个垂直品类的带货能力和带货收入最强,因为前两者可以接更多的广告和更多的钱,而后者可以接多个品类。广告。此外,宠物赛道目前正处于上升阶段,距离市场天花板还很远。
当然,这仅适用于 抖音 家族。各个平台的属性和主要用户群不同,应该分开讨论。我们看视频可能感觉不到,但其实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知乎、小红书、公众号等各个平台的行情是完全不同的。需要一一分解,仔细研究。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垂直细分等数据分析以及各种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技巧,可以看看知乎的这门全媒体运营课程。我前两天刚看了。对各个平台和垂直品类的分析非常详细。还讲解了很多新媒体平台的操作技巧,包括图文。当然,也包括知乎的打法。有兴趣可以做研究。
三个区别
微分是必要的,也是做抖音操作必须经过的一轮。
差异化的本质是让自己的账号“独一无二”,在大赛道上拥有自己的风格,从而吸引粉丝的关注。
试想,这个世界上美女那么多,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井川丽玉呢?
纯天花板。
喜欢美食的人那么多,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真探唐仁杰?
因为真实。
我们要做的也是一样,让自己的账号在竞争中独树一帜,突破自己,赢得自己的流量。
这个时候,我准备拿出朋友创艺科技编剧中心负责人项羽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作为证据和参考。请参见:
短剧的评选标准主要是三个关键词,社会情感、社会同理心、新奇的表达方式,缺一不可。
注意,短剧源于短视频行业抖音运营,也是短视频领域的一部分。
项羽先生提到的三个短剧题材筛选标准,也是短视频制作过程中最有效的筛选标准。
新颖的表达是重中之重。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不一定要搬上银幕。”
这是我大学的表演老师对我说的。
四大热点
大多数情况下,热点的创造者无法享受到第一波热点红利。
在很多情况下,热点带来的流量红利是由热点参与者共享的。
追热点不用多说,都是老生常谈,所以我要讲的就是如何发现热点,或者说如何预测热点。
热点一般由大公司组织的名人集体创作和社会舆论的触发两部分组成。
前者你几乎不需要去想,但如果你提前知道对方公司的人可以得到信息,你就可以轻松到达相关热点。
例如,我是一名编剧。我认识很多公司,经常用他们的新作上线,拍他们公司级运营的营销热点。昨天,我也对洋子的一部新剧热播了一番。
后者,社会舆论,其实主要是靠大家多看相关新闻,保证及时获取信息,从而预测和跟踪热点。
这种事情不难,每天起床上班多刷手机就好了。没有高要求,也没有什么神秘的软件。我最喜欢的是微博热搜、36氪和网易新闻,它们都非常好用。
抖音这些是操作的基本功,不多,也不难,只要你一个一个去做,你就会有所收获。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新媒体的知识,记得关注我,经常来看看。之前写过很多短视频相关的答案,以后会多写一些,真的。
真诚的,林夜。